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

包拯是哪个朝代的(包拯是宋徽宗时期的吗)

时间:2022-12-26 13:32:26 来源:[db:来源]

“开封有个包青天,铁面无私辩忠奸。江湖好汉来相助,王朝马汉在身边……”小时候,每当这首激昂的主题曲响起来,我们就知道电视剧《包青天》开始播放了。

这里的“包青天”,当然指的是北宋名臣包拯。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省合肥市)人,生于999年。1027年,28岁的包拯考中进士,步入官场。包拯的第一份官职是以大理评事的身份,出任建昌县(今江西省永修县)知县。大理评事为正八品,是一种阶官,表示官员级别的高低,不是实际官职。知县相当于今天的县长。包拯一当官就是县长,在官场上的起步不算低。

那时候,包拯父母年老力衰,包拯又是一个很孝顺的人,给朝廷打了一份报告,称建昌县太远了,请求在合肥附近安排一份职务。宋朝以“儒孝”立国,非常看重官员的孝道,同意了包拯的请求,将他担任和州(今安徽省和县)监税。监税相当于今天的税务局长,权力比县长当然小了很多。

包拯要去和州走马上任了,父母却不同意他离开。包拯无可奈何,干脆辞掉了这份官职,留在家里伺候父母。古人说:“父母在,不远游。”能做到这一点的不多,包拯是做到了。

几年后,父母先后病逝。包拯按照礼仪制度,为父母守丧。当守丧期满了后,包拯依然不肯离开家乡回去做官。一直到1037年,包拯才在乡亲们的劝告下,离开家乡来到京城听选,获授天长县(今安徽省天长市)知县。

这一年,包拯已经38岁了。

1041年,包拯转任端州(今广东省肇庆市)知府,相当于今天肇庆市的市长。端州是“四大名砚”之首的端砚的故乡。在包拯之前,每任知府都会搜刮大量的端砚,去送给朝廷里的权贵。包拯上任后,除了正常进贡的端砚外,一块都没有往京城送,更没有往家里拿。

包拯在端州当了2年知府,时间不长,却留下清廉、勤政的美名。如今,在肇庆市端州区城西街道办事处城中社区米仓巷里,还保留着一口“包公井”,据称是当年包拯开凿的几口水井之一。

1043年,由于包拯在地方上政绩突出,被调进京城,先后担任殿中丞、监察御史里行、监察御史。监察御史隶属于察院,负责监察文武百官,类似于今天的纪检干部。

1045年,包拯被任命为契丹正旦使,奉命出使辽国。自1005年澶渊之盟签订后,辽国、北宋已有40年不动兵戈。包拯很重视边疆防卫力量的建设。此前,他就提出了充实边境守备的建议,这次辽国之行后,他又上书朝廷,建议挑选经验丰富、熟悉边事的将领,充实到边境。

回国后,包拯出任三司户部判官,相当于今天财政部的中层干部。此后,包拯历任京东路转运使、尚书工部员外郎、直集贤院、陕西转运使、河北路转运使、三司户部副使等职。1050年,包拯担任天章阁待制、知谏院。知谏院主要负责向皇帝进言,类似于谏官。

包拯是一位负责任的谏官。有一年,宋仁宗打算将张贵妃的伯父张尧佐提拔为三司使(财政部长),被包拯等人否决了。宋仁宗退而求其次,要任命他为宣徽使(管理内廷的官员),包拯还是不干,带着一帮谏官与宋仁宗激烈地争论起来。包拯说到激动时,唾沫星子溅得宋仁宗一脸。宋仁宗只有用衣袖遮住脸,一步步后退。

下班后,宋仁宗回到内廷,正好张贵妃来问,就没好气地回答她:“汝只知要宣徽使,宣徽使,汝岂知包拯为御史乎?”

1052年,包拯任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人们尊称包拯为“包龙图”,指的就是龙图阁直学士。龙图阁直学士为虚职,级别为从三品。河北都转运使为地方行政长官,相当于今天的省级行政官员。

接下来的几年,包拯历任高阳关路安抚使、知瀛州、知扬州、知庐州、刑部郎中、兵部员外郎、知池州、刑部郎中、知江宁府等职。1056年,包拯权知开封府。

电视剧《包青天》里提到的“开封有个包青天”,主要就是说包拯担任开封知府期间的事情。开封是北宋的京城,包拯担任开封知府,相当于今天的北京市长。自然,包拯身边没有公孙策、展昭,没有王朝、马汉,手里也没有皇帝御赐的龙头铡、虎头铡、狗头铡。

1058年,包拯升任右谏议大夫、权御史中丞,不久又以权御史中丞职领转运使、提点刑狱考课院。1059年,在包拯的弹劾下,三司使张方平和继任者宋祁先后被罢免。宋仁宗任命包拯为三司使,范仲淹认为不妥,包拯也自觉地躲在家里避嫌,不出任三司使。但宋仁宗坚持这项任命,于是包拯只好出任三司使。三司使掌管国家财政,相当于今天的财政部长。

1061年,包拯升任枢密副使。枢密使是最高军事长官,枢密副使是副职。

1062年,包拯意外患病去世,享年63岁。宋仁宗亲自去给包拯吊唁,还宣布辍朝一日。宋仁宗追授包拯为礼部尚书,追加谥号为“孝肃”。礼部尚书为从二品。

如此看来,包拯的官职不算太高,连副宰相(参知政事)都没有做过。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