笏怎么读(俄陀聂怎么读)
有一种奇特的文化,见证了朝代的更迭,见证了王朝的兴衰,见证了3000多年的历史,这就是古代官场奇特的——笏文化。
——【01】——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红楼梦》开篇就引出古代官场奇特的“笏”文化
不得不承认,《红楼梦》确实是一部奇书,奇就奇在它全面浓缩了中华上下五千年博大精深的文化,就连古代官场奇特的“笏”文化,也在书中得到精彩纷呈的体现。
《好了歌注》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
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
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
说甚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
金满箱,银满箱,展眼乞丐人皆谤。
正叹他人命不长,那知自己归来丧!
训有方,保不定日后作强梁。
择膏粱,谁承望流落在烟花巷!
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
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
乱烘烘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
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就借历经坎坷的甄士隐,注解疯癫落拓的跛足道人《好了歌》,成为这首《好了歌注》。
在《好了歌注》的开头,就引出奇特的“笏”文化。
面前这简陋的空荡荡房子,曾经坐满了朝廷大员,他们随身携带的、代表身份地位的“笏”,层层叠叠地堆满了白玉床。
“笏满床”出自一个典故。据《旧唐书•崔神庆传》记载:开元中,神庆子琳等,皆至大官,每岁时家宴,组佩辉映,以一榻置笏,重叠于其上。
后来“笏满床”引申为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六十大寿时,七子八婿及各大官员皆来祝寿,由于他们都是朝廷里的高官,手中皆有“笏”,拜寿时把“笏”放满象牙床。
根据典故,“笏满床”被画家画成画,被戏剧家编成戏,被小说家写入小说。
曹雪芹的《红楼梦》中,不仅在开篇提到“笏满床”,引出“笏”文化,而且在书中多次提到“笏满床”和“笏”。贾母做寿时点“笏满床”的戏,过年节庆活动时提到多次“笏”……
“笏”文化,犹如《红楼梦》之眼,隐隐约约地贯彻着全书,见证着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尊贵至极、繁盛至极,到衰败至极、没落至极的全过程。
曹雪芹,就在看似不经意间,将古代官场奇特的“笏”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让人总想一探古代这种奇特的官场“笏”文化,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和魔力。
——【02】——
从商朝起源,到清朝废除,“笏”做了3000余年跌宕起伏的官场文化之负载
“笏”,也叫笏板、朝笏、圭简、朝简、朝板、秦板等,是古代官员上朝时,手中持着的用以记事和绘画的长条形板子,在历史电视剧中经常可以看到。
“笏”起源于商朝。起初的“笏”是木制和竹制的,长二尺六寸,宽三寸,相当于现在的长50厘米,宽5厘米。形状狭长,头部渐狭呈圆平形。
由于当时没有纸,人们记事和绘画都在木板和竹板上进行,所以这种木板和竹板,并不是官员才有的专利,而是人人都可以使用。只不过官员上朝时使用的叫“笏”或“朝笏”,不上朝时使用的叫“简”或“牍”。
东汉刘熙的《释名》中说∶“笏,忽也,备忽忘也。”,可见,“笏”就相当于现在的记事簿,是拿来记录事物的。
“笏”在当时的官员中使用,没有贵贱职级之分,每个官员都用一样的木制和竹制的“笏”,《晋书·舆服志》记载:“古代贵贱皆执笏,有事则搢之于腰带”,就是最好的说明。
到了秦汉以后,“笏”的材质有了增加,“笏”的使用也随着官员的级别有了变化。“笏”除了木制和竹制的以外,还有玉做的和象牙做的,官员的职级不同,上朝时所持的“笏”,也有了象牙笏、玉笏和竹笏、木笏的区别。
三品以上官员用象笏,四品、五品官员用玉笏,称为玉板,表示官大地位尊贵;六品以下官员用竹笏和木笏,称为木板,表示官小地位也较低。
到了唐朝,改为五品以上用象笏,六品以下用竹笏和木笏。宋朝时,仍旧是五品官以上的官员持象笏,六品以下的官员则用竹笏,不再用木笏。
发展到明朝的时候,五品以上的官员持笏上朝,六品以下的官员上朝就不用持笏了。
到了清朝,习惯于马背上作战生活的满族统治者,在以往的传统中没有持笏上朝的习惯,他们上朝时喜欢直接看着皇帝,皇帝的指示和诰令也有专门的文官用纸笔记录,就废除了官员上朝持笏的制度。
从此,“笏”退出了历史舞台,作为官场奇特文化负载的——“笏”也成为见证历史的独特文化图腾。
——【03】——
从记事用品到身份地位的象征,“笏”文化的功能,逐渐演变成权力的象征。
最早的“笏”,犹如纸张,只有记事和绘画的功能,完全是一个记事簿。就算官员上朝时使用,也不带有任何政治和级别的色彩,都是普普通通的记事用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发展,特别是汉代发明纸张以后,作为记事用品的“笏”也渐渐发生了变化。
先是在材质上亦演亦烈,从简单的竹木做笏板,到用名贵的竹木做笏板,演变成用上好的玉做笏板,再后来演变成用珍稀的象牙做笏板。
官员上朝所持的笏板也跟着有了区别,职位从高到低,笏板也从象笏、玉笏、竹笏、木笏,直到没有资格持笏。
“笏”成了一个人身份地位的象征,从手中所持的笏,就可以判断出他官职的大小。这时的官员,无论上朝还是聚会、出行,都随身携带着笏,以便大家根据官职大小称呼和接待。
《北史·李穆传》,就对“笏”这种官员身份地位的象征,做了记录∶“其一门执象笏者百余人。”也就是说,李穆一家有百余人位居高位,都持象笏。
在官宦之家,都有一张上好的白玉床或象牙床来放笏,凡官大的和官职多的人家,每到节日庆典和举行宴请时,白玉床上堆满层层叠叠的笏,真是荣耀至极、尊贵至极,就像曹雪芹《红楼梦》中写的“笏满床”一样。
“笏”文化亦演亦烈的最后,变成至高无上的权力的象征。它除了拥有记事备忘和代表官员身份地位之外,还起到对九五之尊的皇帝表达尊崇的礼仪作用,代表着古代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严和权威。
入朝议事的官员,不能挺腰抬头直视皇帝的真容,必须用笏板遮着自己的脸,即使在上奏事情的时候,眼睛也只能盯着笏板。
后来尊崇道教,“笏”也被一度作为道教中的一种重要法器,在做法事时使用,但使用时都是两手恭恭敬敬地执朝笏于胸前,表示法师向帝尊奏告,以表敬意 。
——【04】——
“笏”文化带来的几点启示和思考
◎◎ 源远流长的“笏”文化,不仅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而且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的是,“笏”文化也对亚洲各国具有很大的影响,极大地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
早在唐代遣唐使盛行时期,中华文化迅速与世界接轨,笏板文化也流向世界,对日本、韩国和越南等地,造成极大的影响,在他们的国度,官员上朝时也学着中国使用笏板。
现在许多东亚的传统戏剧里,也和中国的历史剧一样,朝廷官员上朝议论朝政,手上都还拿着笏板。如今日本的影视剧中,也仍能见到笏板的身影。
可见,“笏”文化的影响有深远。
◎◎源远流长的“笏”文化,对后世具有激励的作用,常常被后代人当做前进的目标,来激励自己,奋发上进。
笏板既然曾经是身份地位的象征,是一家人尊贵荣耀的具体体现,理所当然就会被后代人,引以为荣,并作为激励自己和家人的目标,作为光宗耀祖、奋发上进的目标,并为实现目标不懈努力、不懈奋斗。
据说,明朝著名的散文家归有光小时候,奶奶就经常把他祖爷爷做官时用过的笏板拿出来勉励他,说:“这是你祖爷爷当年用过的笏板,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将来做一个能拿笏板的大官”。
就算家里没有持过“笏”做大官的人,也会用持笏做官来激励自己和家人奋发有为。
“笏”文化就这样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为实现理想而努力奋斗,它所彰显的激励作用不言而喻。
◎◎源远流长的“笏”文化,在“笏”从实用到权力象征的嬗变中,反映了中国长期以来官本位思想的泛滥,以当官理应造福于民的思想和本质相去甚远。
自古以来,官如舟,民似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
历朝历代,凡是顺应民意为民造福的,都能长久,反之亦然。
作为古代官场奇特的“笏”文化,在不断演变中,逐渐从记事绘画的实际用品,演变成象征权力地位的官位符号,具有了无上的权威性。
这种官本位的思想,已经偏离了执政为民的初心,所以到了满清,被彻底废除。
纵使朝代更迭,岁月流逝,但见证了三千多年历史的“笏”文化,它所承载的古代独特文化的历史和影响,却永远不会被时光所淹没,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
青州是哪里(青岛是哪个省的城市哪个市)
2023-02-20 -
螺蛳粉哪里的(螺蛳粉文化)
2023-02-13 -
郸城在哪里(河南郸城穷吗)
2023-01-09 -
奇特的近义词是什么(奇特的近义词是奇妙对不对)
2023-01-01 -
每日支付宝小鸡答题:古代让官员回家洗澡的假期叫什么古代让官员回家洗澡
2022-12-12 -
安亭是哪里(安亭市)
2022-11-04 -
道山是哪里(千年古龙井)
2022-09-28 -
廊坊市属于哪个省(廊坊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2022-09-20 -
hiphop怎么读(18岁女rapperdisssubs13汉语)
2022-09-18 -
黄山怎么样(黄山和泰山哪个是天下第一山)
2022-09-16 -
中国风有哪些(现在中国流行什么)
2022-09-09 -
每日支付宝小鸡答题:让官员洗澡的假期叫什么我国古代让官员回家洗澡
2022-09-09 -
鞋子为什么这么贵(穿aj很奢侈吗)
2022-08-31 -
课题类型有哪些(研究问题的类型有哪些)
2022-08-24 -
新疆有哪些公司(新疆工资最高的企业)
2022-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