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科技 >

端怎么读(端的写法)

时间:2023-04-30 11:31:31 来源:[db:来源]

整理:高天晨更多千字文详解,请点击【千字文详解】查询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等。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我要从文字学角度来说一下“端”这个字的来源。首先,端的古体写法是“ 耑” duān

“ 耑” 的来源有两种说法,第一种是《说文解字》的说法:“耑,物初生之题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就是表示植物破土而出的嫩芽。

根据《说文解字》所绘汉字图形

“耑”的第二种说法,来自甲骨文字形,是表示老人拄着拐杖。

甲骨文“耑”

不论两种说法有多么不同和争议,但是都引申为“直立”的意思。只不过,一个说是通过植物直立,一个说是用老人表示直立。“端”加上了表示人直立的“立”,最本来的意思,就是“站得直”的意思。

“耑”字体演变

“端”字字体演变

我们经常说的“端正”,就是引申为正直的意思。端的形容词含义,就是正直的意思。但是,后来端有了词形变化,有了名词的含义,就是 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

比如《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里面说:“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又比如《核舟记》里面说:“东坡右手执卷端。 又如我们经常用到的词:两端,末端;笔端;尖端;大端(重要方面);极端;顶端;扁担的两端等等。

端午节的“端”,就表示开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

端午节纪念的是屈原,屈原那个时代的汉字是什么样子的呢?

这两个字,是“屈子”。后人对屈原,常常使用这个尊称。

它们来自郭店楚简,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土于湖北荆州。

郭店一号楚墓发掘之后,有人写文章考证,说这个墓的主人,正是屈原。

这就是屈原那个时代的书法,这种书体叫楚简, 在秦始皇统一文字前,这是楚国的官方文字。有些字可以辨认,但有些差别很大。可以推断,当年李斯将小篆作为全国通用文字时,肯定做了融合,而不是将秦国文字简单粗暴地推广。

偶尔看《芈月传》的一个片段,里面的文字书写竟然就是楚简体,深感剧组对汉字方面的功课做的很足。

莒姬在白绫上写下了一句话:“妾去问先王,欲见芈月芈戎否?”随后,我们看到了一封莒姬留给芈月的一封信,尽管写信的纸张出现在战国时代,大有穿越之嫌,不过,信上的文字还是颇有楚简的味道。

下面我们就欣赏一下,《包山楚简》的部分内容,屈原那伟大的《离骚》、《九歌》,就诞生在这样的竹木简上。

“端”字在千字文里的句子是“形端表正”

说文解字

端(耑): 物初生之題也。上象生形,下象其根也。凡耑之属于皆从耑。 端: 直也。从立耑声。

笔顺笔画

字源图示

字体演变

字义引申

【字义详解】· 端

◎ 端 duān

〈形〉

(1) (形声。从立,耑( duān)声。本义:站得直)

(2) 同本义 [straight]

端,直也。——《说文》。按:“立容直也。”

端,正也。——《广雅·释诂一》

以端其位。——《礼记·祭义》

端行颐霤如矢。——《礼记·王藻》

振书端书于君前。——《礼记·曲礼》

(3) 又如:端行(端正身躯而快步行走);端拱(端正身子拱手);端伟(笔直壮大);端端(端正;不倾斜);端身(摆正身体)

(4) 端正。引申为正直 [upright;proper]

水至平,端不倾。——《荀子·成相》

选天下之端士。——汉· 贾谊《治安策》

(5) 又如:不端(不正派);好端端的(好好儿的);端一(端庄娴静);端士(端人;正直的人);正派;端楷(字写得工整);端悫(端正笃实。悫:诚笃)

词性变化

◎ 端 duān

〈名〉

(1) 事物的一头或一方面 [end]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东坡右手执卷端。—— 明· 魏学洢《核舟记》

(2) 又如:两端,末端;笔端;尖端;大端(重要方面);极端;顶端;扁担的两端

(3) 首;顶端 [top]

常视松端日,每稽潭上烟。——宋· 梅尧臣《昭亭别施度支》

(4) 开头 [beginning]。如:发端;开端

(5) 征兆 [omen]。如:端兆(端倪;迹象)

(6) 头绪 [main threads]

多端寡要(要领),好谋无决。——《三国志·郭嘉传》

(7) 又如:端序(头绪;条理)

(8) 边际 [limit]。如:端涯(边际)

(9) 思绪;心绪 [train of thought]。如:端忧(闲愁;深忧)

(10) 事由;原委 [cause]

祸集非无端。——西晋· 陆机《君子行》

(11) 又如:端原(原委;根由);端本澄源(犹言正本清源);争端;衅端

(12) 借口 [pretext]。为了掩盖真正意图或情况而声称的目的、动机或装出来的外表。如:借端;无端闹事

(13) 项目;种类 [kind]。如:举其一端;变化多端

(14) 周代礼服 [a kind of gown]

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章甫:古代礼帽),愿为小相焉。——《论语·先进》

其齐服,有玄端素端。——《周礼》

(15) 又如:端衣(古代一种礼服。多用于丧祭场合);端衰(古丧服上衣);端冕(玄衣和大冠。古代帝王和贵族的礼服)

(16) 办法 [approaches;ways;means]

今有难,无他端,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史记·魏公子列传》

◎ 端 duān

〈动〉

(1) 详审 [look sb. up and down]。如:端箭(射箭前,以一眼瞄准目标)

(2) 手平举拿物 [hold sth. level with both hands]。如:端饭上菜;端茶送出(官员会客时,不愿地位低于自己的来客久坐,谈话告一段落,端茶略饮,仆人就高喊“送客”,来客就立刻告辞);端简(正笏。谓两手平举捧着手板);端盒(托盘,多木制);端菜;端碗;端盆倒水

(3) 流露 [speak out]。如:有什么想法都端出来

◎ 端 duān

〈副〉

(1) 确实;果真 [really;indeed;if indeed]。如:端端的的(清楚,真实);端切(确实;详细)

(2) 究竟;到底 [after all;in the end]

这话原不须提了,总来该是夫妻,颠来倒去,自然凑着,不该是夫妻,便说合了,端只要分张。——《醉醒石》

古汉字字形汇编

战国文字

六书通

历代书体欣赏

篆书

简牍

隶书

魏碑

草书

行书

楷书

书法字典

异体字

花鸟字


千字文 · 详解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