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有哪些(现在中国流行什么)
近日,一款名为《江南百景图》的古风手机游戏走红网络。游戏以明朝江南水乡为背景,画面风格传承吴派山水画,带有浓厚的传统元素,独特的“中国风”备受年轻玩家追捧。
穿汉服、听京剧、买博物馆文创、看国风节目……越来越多新时代年轻人,正以各种方式表达自己对于传统文化的喜爱。
重绘水乡盛景,体验传统文化
《江南百景图》是一款古镇模拟经营类游戏。玩家将在游戏中梦回明朝江南地区,成为城市的设计师,在重绘水乡盛景的过程中,深入体验明朝的历史文化。7月2日正式上线后,《江南百景图》迅速登上App Store免费榜榜首,同时跻身TapTap平台热门榜第二,成为近期国产手机游戏中的“黑马”。
图为《江南百景图》游戏截图。(《江南百景图》游戏制作团队供图)
是什么让《江南百景图》在众多游戏中脱颖而出?在玩家“鹏鹏不是蓬蓬”看来,游戏的水墨画风是最吸引自己的地方:“有点像《清明上河图》,许多细节都透出中国古典美学,特别亮眼。”
行走在小桥流水、亭台楼阁间,与文徵明、聂隐娘对话,穿梭在《白蛇传》《牡丹亭》的剧情中……“中国风”渗透了《江南百景图》的每一处细节。为了更加真实地还原万历年间真正的江南风貌,游戏美术加入了许多如明代墓地画、敦煌壁画、江南版画、传统布艺、螺钿等传统绘画工艺元素。“我们希望能借此让更多中国人爱上我们的传统文化,那些已经逐渐被现代人遗忘的瑰宝。”《江南百景图》制作人张俊鸣表示。
图为洛可可创新设计团队通过实地调研,将敦煌文化融入设计理念中,借助文创丝巾为敦煌赋能,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洛可可创新设计团队供图)
令人意外的是,这样一款充满传统文化之美的游戏,出自于仅有8名成员的年轻团队:除了张俊鸣和2位主美是85后外,其他成员都是90后。
“模拟经营游戏大部分是海外作品,虽然也有中国题材,但做出来的中国味都是不对的。”张俊鸣说,对这个问题的思考,促使团队最终敲定了创作方向:“说到底,最了解我们传统文化的还是我们自己。”
《江南百景图》的主创人员大多来自于江浙沪地区,自小在江南文化的浸润中成长,对家乡的点点滴滴有着深厚感情。不过,游戏的设计依然难住了主创人员:一个“中国风”的游戏,究竟应该长成什么样?
“我们在设计艺术风格的时候,并没有参考其他国风游戏,而是从零开始,从古画、文献中重新认识和理解何为‘中国风’。”不同于时下流行的3D化或动漫化游戏风格,《江南百景图》没有在“中国风”里面掺杂流行元素,而是着眼于用现代艺术风格来重现古画的审美。
为了能够准确呈现明朝江南地区的风俗风貌,团队查阅大量典籍资料,咨询了很多相关领域的专业人士,并多次到实地考察现实情况,力求让玩家在虚拟世界中能遇见和现实一样的“江南”。“要确保设计出的人物,服装、发饰和服饰加工工艺符合那个时代的水准。”张俊鸣说。主创人员还根据历史事件,在游戏细节处藏了一些“彩蛋”:“比如我们在角色‘郑和’的宝船上画了一只长颈鹿,这是他永乐十二年下西洋带回来的。”
做游戏的过程也是大量学习的过程。游戏的主美千九表示:“学到后面就越学越带劲,会发现古画古籍真的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主创团队的用心,最终成为玩家津津乐道的话题,甚至带动许多玩家也一同加入“考据”的队伍。微博用户“Kaikaila”说,自己身为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非常喜欢这款游戏,“设定逼真,画风古朴,细节考究,笔笔用心,处处埋梗”,并积极提出了关于游戏建筑设计的建议。
“目前我的终极目标是修复游戏中的大报恩寺琉璃塔。这座塔是中世纪世界七大奇迹之一,被称为‘天下第一塔’,可惜毁于太平天国战争中。”玩家“俱怀逸兴”表示,“为了重建它,我翻了好多大报恩寺的复原图。下次去南京,我一定要去大报恩寺原址打卡。”
《江南百景图》在年轻玩家中的火爆有些出乎主创人员的意料。据介绍,游戏立项时,数据显示测试玩家的年龄层偏大,市场部担心目标受众有限。但目前的情况表明,年轻玩家对古典文化有很大的热情。南京大报恩寺遗址景区还与《江南百景图》开展了一系列联动,听戏曲看表演、穿古装逛夜市、夜游博物馆等活动,吸引了全国各地大量年轻玩家。
游戏的成功,让《江南百景图》制作方椰岛游戏CEO鲍嵬伟十分欣慰。鲍嵬伟表示,自己的愿望,是让游戏具有更大文化影响力。“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还有大量的尚待开发、或尚待介绍给年轻人的惊喜,我们自己看到这些东西时会感到非常自豪,因为这是我们文化的根源,也是我们的底蕴。”
年轻人掀起“中国风”热潮
《江南百景图》的火爆,正是如今青年“中国风”热潮的一个缩影。
国风,是一种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将中国元素与现代流行趋势相结合的艺术形式。近年来,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综艺节目在青少年中掀起热潮,古风音乐、舞蹈类视频收获大量点击,越来越多年轻人将穿着汉服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许多年轻人在衣食住行、休闲娱乐等活动中,开始有意识地选择带有“中国风”符号的东西。
3月26日,由中国青少年新媒体协会与哔哩哔哩网站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华服日线上晚会开幕。本次中国华服日活动以“与子同袍,共克时艰”为主题,用国风歌舞、华服穿搭等形式进行演出。端午节期间,重庆、西安、郑州、昆明、敦煌、武夷山等地也纷纷举办汉服主题展示活动,将端午传统习俗和汉服演艺结合起来,展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随着互联网的助推,汉服文化在年轻人中已成为一种新风潮。据统计,目前我国汉服市场的消费人群已经超过200万人,2019年,淘宝平台上汉服市场规模破20亿元,并保持着每年150%左右的增速。
“我不是天天穿着汉服,有时也会选择有古典元素的现代服饰来穿。”在英国曼彻斯特留学的汉服爱好者刘冉告诉记者,往年端午节,当地的汉服社团总会举办汉服展示活动,还能吸引到许多外国人参加。“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很多东西,放到今天依然富有美感,我喜欢向外国人展示它们。”
去年,国产动画大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在上映之后得到满堂彩,不少年轻观众不仅在自己的社交网络上自发“安利”,更用“二刷”“三刷”的实际行动表达支持。而在此之前,《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也以星火燎原的方式,迅速引爆朋友圈,许多年轻观众自称为“自来水”“纯净水”,为电影摇旗呐喊。
影院之外,意犹未尽的影迷更通过同人创作,引起了一场“中国神话人物”的狂欢。以电影内容为核心衍生创作出大量插图、小说、漫画,超出了《哪吒》《大圣》本身,在《封神演义》等中国神话内容范围内形成了横向联动,粉丝圈不断扩大。
这些一直存在于传统文化中,人们耳熟能详的神话人物,为什么会让如此多的年轻观众热捧?“被压迫、被打倒,不信命、不屈服……大圣和哪吒的故事中有让中国人感到亲切的价值观,也符合年轻一代的个性表达。”95后影迷“梦里菩提”说,“与西方的超级英雄不同,我可以真正读懂、理解古典中国式超级英雄的故事,从这些中国神话故事中找到精神感悟和支撑。”
对于“中国风”的流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当下中国流行文化本土化的深度比过去要深很多,“它的根本源于中国综合实力的提升以及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年轻人见多识广,反而需要心灵上有一些与自己的传统、自己的生活世界、自己的文化记忆更接近的内容。所以,他们对传统且活泼的存在有很强的兴趣。”
在传承与创新中彰显文化自信
任何一个时代,最能领风气之先的都是年轻人。不难发现,受到年轻人喜爱的“中国风”热潮背后,是青年群体对民族、国家、传统文化的自信。
“过去有一段时间,如果主动表达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会被网络上一些人嘲笑是‘无知’‘被洗脑’。”刘冉告诉记者,“近来这种声音渐渐少了,而出国留学几年后,现在的我也可以自信地回击他们,拥抱传统文化,是我自己的选择。”
在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刘晓峰看来,喜爱“中国风”年轻人的文化认同感,是在亲身领略各国风土人情或利用互联网开阔视野后,在世界这个大参照系之上自发形成的。“所谓‘国风潮’的出现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从内部自然而然地生长出的自我认同,有着强劲的内在生命力,弥足珍贵。”
正是因为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年轻人才自发地选择、拥抱传统文化。在新一代青年眼中,传统文化不再是老气的符号,而是一种国际的文化浪潮,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甚至可以是自我个性的表达。
而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年轻人不止愿意为传统文化贡献购买力。许多青年选择投身其中,成为传统文化的参与者与推动者。
随着国家和社会更加重视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很多年轻人更加追求理想,愿意为文化传承奋斗,许多曾经“冷门”的专业和工作,正在悄然升温。
近日,高考676分的湖南留守女孩钟芳蓉备受。由于喜爱历史,并被“敦煌女儿”樊锦诗的故事深深打动,钟芳蓉最终决定报考北大考古学专业。“樊锦诗先生给我的最大感动是,她为国家、为敦煌奉献着一切。”钟芳蓉说,希望能追随樊锦诗的脚步,去选择北大,选择为考古献身,也希望找到心灵的归处。
无独有偶,27岁的文创设计师姚彦贝同样被敦煌的传统文化魅力所深深吸引。
因为对敦煌文化的赤诚热爱,姚彦贝爱上了文创设计,这份工作让她有机会把钟爱的敦煌元素融进自己的奇思妙想中,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泡在敦煌文化中去细细钻研,也能够更好地传播与推广敦煌文化。“这是我的文化信仰”,姚彦贝说。
90后北京小伙叶天宇是一个热爱汉字的青年设计师。2016年,他参加了森泽奖字体设计大赛,但最后得奖的却是日本选手。这件事对叶天宇触动很大,此后,他览遍群书,每日苦练14小时,从宋代刻本、明代经典、汉代隶书等古籍中寻找灵感,独自一人创造了招牌体和乐敦体两套字库,设计出13984个绝美汉字。
“我想做的东西,是从传统的根上生发出来的。在传承中造出来的字,会有古老的能量。”叶天宇说,“如果做这件事情,能为我们的文化传承出一份力,哪怕只是一点点,我都觉得特别荣耀、自豪。”
“中国风”兴起,折射出年轻人对传统文化充分认同和积极践行。年轻人的深入参与,为“中国风”文化潮流的发展注入了全新生机与活力;浩如烟海的优秀传统文化,又为这个最具活力和创造力的群体提供了无限灵感源泉。当年轻人遇见“中国风”,中国传统文化将在传承与创新中,焕发更加耀眼的光彩。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
-
中原是哪里(中原9省是哪几个省)
2022-09-07 -
上海在哪个省(上海是江苏省的吗)
2022-06-30 -
哪里卖唐装(买唐装在什么地方买)
2022-04-24 -
传统文化的内容有哪些(我国的传统文化介绍)
2022-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