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电商 >

米4怎么样(u米)

时间:2022-07-15 19:31:14 来源:[db:来源]

如果说到小米手机,你会第一个想起什么词?高性价比?的确,小米从起家就提出了“为发烧而生”的口号,可谓性能强悍得像天上人间的,而价格却似路边站街的,“不服来跑个分”更是一度成为众多米粉的经典口头禅。不过高配低价自然无法面面俱到,工业设计方面可谓是小米一直的短板,小米也很有自知之明,索性就宣称“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但就在2014年7月22日的,小米推出的米4却以“一块钢板的艺术之旅”为命名,雷老板更是在微博中大谈奥氏体304不锈钢,大伙纷纷猜测是否意味着小米4将有重大革新。果不其然,在这场发布会上小米逐渐淡化了跑分概念,从“为发烧而生”变成了“全球最快的手机”,从“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到更为注重工艺与手感,这些都代表者小米的观念和战略的转变,无论小米4销量如何,小米4将成为小米手机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这次小米4的工艺和设计有很大进步,例如加入了奥氏体304不锈钢中框,不但触(bi)感(ge)上(ti)佳(sheng),重量也仅为19g,就工业设计程度来说的确不错,但米4的上手表现实际如何呢?正巧笔者手上有一台魅族mx4,不妨将这两个冤家对头来一个横评。由于笔者这台mx4还是展示样机,并非正式量产版,这里就不对其系统进行批判了,仅进行外观设计上的横测和谈谈个人感受。

从外观上来看,米4的确有很大进步,不但突破了米3形似lumia的外观限定,还由于屏幕边框仅为2.63mm,在主屏幕尺寸不变的条件下屏占比从米3的65.02%提升到了72.27%,在目前手机尺寸越做越大的大环境下,屏占比越高,给人的视觉冲击感无疑就越强。

米4采用的是一块夏普高色彩饱和JDI屏,分辨率达到了1920x1080像素,虽然没有采用2k屏略有点小遗憾,但其NTSC色域值高达84%,色彩饱和度提升了17%,相比普通屏幕颜色更为艳丽,整体的色彩感更为出众。针对这次的屏幕优化,小米还提供了不少特色功能,例如适配夏天容易“汗手”的“湿手模式”和对应冬季手套的手套模式,或许这些功能别的手机也有,但往往是作为一个选项供用户开启,而米4则能自动识别场景,无需手动开启。

米4的背部采用了弧边设计,边缘的弧形处理使用户使用时更为贴合手掌,而细至0.06mm的光栅纹路使其手感顺滑无比,据官方宣称米4这次配备的是IMT 9层工艺后盖,简单来说就是将9种镀膜材料压制成一块0.8mm薄的后盖,并在其上覆盖镀膜以增加耐磨度和防止沾染指纹,不过笔者实际使用过程中发现,耐磨程度还算不错,但或许是由于纹理太过细腻,依然不可避免的成为了“指纹收集器”。

在背部材料的选择上,小米和魅族可谓有着天壤之别,一个选择了细腻顺滑的亮面背壳,一个选择了沉稳低调的磨砂背壳,由于笔者刚好拿到的是一白一灰,所以色彩上也有很明显的差距,谈不上谁更优秀,只是看个人喜好罢了,不过或许是因为男性的原因,笔者更喜欢粗糙一点的太空灰。

就单手的掌握性来说,米4由于机身略小,仅为68.5mm,小于MX4的75.2mm,所以在单手握持上更占优势一些,在这里这里笔者想吐槽一下魅族,魅族每次的尺寸都很奇葩,这也使其会出现1920 x1152这种奇葩分辨率……

背部的摄像头设计,魅族MX4和米4表现都很不错,没有出现反人类的突起设计,虽然在平置手机时与桌面接触面刚好是镜头所处的中间,但两者都很贴心的在镜头边做了突起边框,这能很好的保护镜头不被磨损,而笔者的实际使用经验也证实了这一点。闪光灯方面,MX4采用的是双色温闪光灯,而米4只使用的了单枚闪灯,不过在实际使用上,由于小米拥有一个高动态智能闪光模式,所以以画面呈像来说更为逼真。现在的人们不喜欢用闪光灯拍照,很大一个原因使用闪灯拍照会丢失很多细节,并且将皮肤照得很白很假,所以我们看到专业相机得闪灯上往往都会有一个柔光罩,但手机上没有这样得条件,高动态智能闪光模式就是一种先拍起一张没有开启闪光灯的照片,在拍摄一张开了闪光灯的照片,最后将两张照片合成为一张照片,这样既提高了亮度,又保留了更多细节。

米4和MX4均采用的是金属材质中框,相比镁铝合金,不锈钢材质在坚固与重量上取得了一个平衡点,MX4的弧形边框在一定程度上显得机身厚度更薄一些,小米则更显硬朗一些,并且不锈钢的耐磨程度有很大提升,这里所说的磨损并非使用时间长短,而是平时磕磕碰碰所造成的划痕磨损,相信用过iPhone的用户都能理解边框刮花的痛苦。

两侧可以明显看到采用注塑工艺一体成型无缝连接的天线隔断条,这样的好处在于用户不会使用时手指和手掌不会接触到信号的位置,就不会导致边框的联通,从而导致信号的衰减。不过就笔者个人角度来说,白色的天线与银色边框断层感很明显,并且从某些角度上看,米4的边框与iPhone5s还是有几分相似。

边框银边的处理工艺上魅族与小米也有不同,MX4采用了单面银边,背部则是磨砂质感的塑料背壳,MX4正面的银边颇有几分塑料的感觉,而米4则采用了双面银边设计,切出一条1.35mm宽的长斜面边角,经过3次打磨后亮度和打磨的细腻程度都远超MX4,为了避免边框硌坏屏幕,小米还在边框边缘雕琢了一个0.3mm的小平面用以保护屏幕,这也能体现米4工艺上的进步。

按键方面两者也有不同,MX4的左侧是音量按键,米4的左侧则是sim卡槽;米4将音量键和电源键都集中在了机身右侧,而MX4则将电源键放置在了机身顶部。个人觉得两者设计师如此设计是有深意的,或许是因为小米的机身尺寸较小,将按键集中在右侧更容易单手握持操作,而MX4的机身尺寸略大,将电源键分开布置以方便操作,也可能与电路的布置有关,魅族一向将sim卡槽集中在后盖内,而小米则是将按键电路集中在了机身右侧。

按键反馈方面,MX4或许是因为键帽较短,手感有种绵软无力的感觉,不如米4来的苍劲有力,并且按键更贴近机身,在弱光环境下的识别度不高。颜色方面两者按键均采用与机身贴近的颜色与材质,看上去几乎机身一体化,没有突兀的感觉。

最后笔者想说一个令笔者意外的事情,根据官网显示米4的边框宽度为2.63mm,而MX4的边框宽度2.58mm,但实际体验中发现米4的边框宽度要远远大于MX4,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难道是小米虚报了边框厚度么?原来是因为两者算法不同,米4的边框宽度是从边框黑边外侧开始算起,如果加上边框黑边米4的宽度应为3.12mm,这样也比较符合米4 72.27%和MX4 75.52%的屏占比。

从“发烧”到“退烧”,小米的转型之作————米4上手体验

通过上面小米4与MX4的外观评测,相信大家对米4的外观上也算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虽然离“精湛”二字还有不小差距,但相比前几代小米产品,米4在产品工艺和工业设计上的确有里程碑式的进步,那米4的软件优化和用户体验的程度如何呢?下面就随笔者一起来看看米4的深度体验吧!

MIUI系统在小米的成功史上可谓功不可没,优秀的交互设计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随着小米产品线的不断升级,MIUI系统也带来更加丰富的功能——例如仅限MIUI系统的手环解锁功能就是一大特色,此外解锁方式的改变,毛玻璃效果的优化,更丰富的黄页功能等等都使用户体验更加完善,除了上万款主题可供用户选择,自身糖果配色和扁平化设计也符合当下的主流审美观念。

其实细观在7月22日的发布会上,我们不难发现曾大肆宣传的高性价比优势正被逐渐削弱,随着一加、荣耀等互联网电商品牌崛起,手机硬件同质化越发严重,小米的性能虽然依旧强悍,但已然不能称之为“发烧”。这次小米4采用高通骁龙801四核处理器,搭载3GB运存和16/65GB内存供用户选择,1300万后置摄像头和800万前置摄像头,索尼IMX214传感器和F1.8大光圈,最高支持4K视频的录制,没有采用2k屏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

虽然已经不是三年前那个鼓吹跑分数值的时代了,但大家似乎都习惯了没事跑个分,并且跑分数值也可以侧面反映出一部手机的优劣,所以大家也不妨看看再说。不出所料,安兔兔跑分维持在3.6万分左右,虽然不是前三但也名列前茅,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安兔兔的跑分分为均衡模式和性(zuo)能(bi)模式两种,其中性能模式就是关闭其他所有软件,将所有的性能供给跑分软件使用,但我们一般正常使用极少会遇到这样情况,而均衡模式就是模拟日常使用环境,平均的分配CPU、GPU的性能,笔者选择的是第二种更贴近生活的模式,如果选择第一种专为跑分而生的性能模式分数应该还能提高。

相比廉价的联发科,高通处理器的兼容性无疑更佳,根据安兔兔视频测试2.2版显示,米4的得分为366,位列整体第三名。音频编码方面,米4支持绝大多数720P和1080P视频,支持AVC格式的mkv(2k)视频和AVC格式的mkv(4k)视频播放,但不支持两者的hevc格式播放。

相比跑分分数,笔者更喜欢实际体验,而其中最直观的或许就是游戏体验了,尤其是赛车类游戏,稍微一个卡顿或延时,都能让你瞬间掉落名次,重力感应器的灵敏度更是操作的一大重点,稍微的失误都会让你冲离跑道。笔者这次使用的是有显卡杀手之称的《狂野飙车8》,整个游戏过程顺畅无卡顿,没有出现掉帧的现象,顺畅的跑完全程。

性能强悍,散热也自然成为一大问题,况且小米有过“暖手宝”的前科,在经历过之前视频、游戏测试后,笔者测量小米正面屏幕最高温37.3度,在随后的1分钟内降到31.4度,并呈大幅度降温趋势。或许小米无法做到像联发科一样控制温度,但小米能通过不锈钢中框和机身材质快速散热。

米4的信号还不错,笔者使用移动4G号在武汉三镇进行测试,除了大桥段信号较差外,其他地域信号都比较令人满意。小米还提供了公共场所的免费WIFI服务,大家可在机场、咖啡厅等公共场所免费使用。

小米4配备了索尼800万的IMX219前置摄像头和1300万的IMX214后置摄像头,在目前旗舰机中也属一流,前置5P后置6P镜片使得镜头更为通透,F1.8的大光圈在浅景深的同时也获得更多的进光量,前置80度广角让你囊括更多身影,同时也显得自拍脸更小…0.5秒快速启动,0.3秒快速对焦更是让你想拍就拍,无需等待,右滑屏幕能找到“美颜”、“声控快门”、“HDR”、“夜景防抖”等特色功能。

色彩方面,笔者认为目前主要分为两个类别,一类是像iPhone一样更贴近物体原有环境光,颜色相对清淡而真实。另一类则是像索尼一样“开挂了”,高对比度高色彩饱和度,颜色更为艳丽而讨喜,应该与两种不同算法有关。小米更偏向第二种类型,相比原有物体颜色更为鲜艳,视觉冲击也更强,测试发现,在相同亮度条件下,米4的样张亮度也要远高于MX4。

这次在相机中融入了很多不同的LOMO效果,例如鱼眼、日系、马赛克、镜面等等,对于喜好拍照的朋友有福了,无需后期处理,所见即所得,还可以通过不同的效果玩出各种创意照片。

纸上谈兵终觉浅,还是用样张来说话,下面就看看我用米4所拍摄的一些样张吧。

这张就是普通模式下拍摄,整体白平衡准确,看起来有种小清新的感觉,放大来看细节,蝴蝶翅膀、木纹等细节都清晰可见,不愧为1300万摄像头解析力很不错。

再来看这张花朵照片,颜色层次分明,没有出现色彩涂抹的现象,背景的虚化很好的突出了主体物花朵,放大来看细节,连花蕊的细节都清晰可见。

这张照片是在“生动”模式下拍摄,可以很清晰看到色彩有明显增加,相比前几张的小清新,这张的色彩饱和度更高,整体色调更为统一,有种油画颜料的感觉。

这张则是“镜面”模式下拍出的创意照片,将画面进行镜像处理产生两个一模一样的物体,例如双胞胎姐妹,对称夹角等等,可玩性极高。

最后一张笔者亲自上阵,不过在“马赛克”模式下还是高清有码…

米4的解析度、白平衡、进光量、虚化效果都不错,得益于1300万高像素画质,即便放大看细节也依旧清晰,而准确的白平衡没有使其发生偏色和涂抹现象,F1.8大光圈的进光量和虚化效果都很优秀,画面鲜亮层次丰富,还有丰富的相机特效和特色功能可供选择,可以说丝毫不输给绝大多数卡片相机。

除此之外最瞩目的当属和米4一同发布的小米手环了吧,这款仅售79元的智能手环一下将三位数手环价格拉到了两位数,而伴随着浓厚血腥味的小米手环在用料上没有偷工减料,主体依然采用了不锈钢材质,依然支持IP67级别的防水功能,并由于大幅度缩减显示功能,仅保留三个LED提示灯,使其续航可达30天。

相比其他手环和腕表,小米手环依然采用了橡胶材质的腕带,弯折度和延伸性都不错,不过由于没有镂空设计,在夏季较热时还是会出现积汗现象,尤其在运动后尤为明显,大家可以很明显看到卡扣和腕带上白色的汗渍堆积,并且由于腕带材质的原因,汗渍不太容易清洗。

很遗憾这次笔者并没有拿到手环配套的独立充电器,所以也无法对其充电速度进行测试,不过依然可以看出,小米手环是分为两部分的——手环腕带和手环主体,主体是可与腕带进行分离的,通过连接黄色的小触点进行充电,手环通过适配器可直接使用USB接口充电。

监测功能是目前手环最主要的功能,小米手环也同样如此,它能监控你每天的运动量和运动时间,通过APP应用里输入的用户身高、体重等参数,来分析用户的一天运动量是否达到预设的健身标准。小米手环能精准记录你移动距离和移动时间,计算出你每日运动的步数,根据笔者观察,相比市面上其他手环,小米手环的计算还是比较精准。

除了运动计步外,小米手环还能监测你的睡眠质量,并以直观的数据趋势图表现出来。你一觉多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深度睡眠、浅睡时间、何时起床都能清楚记录,像笔者这种睡眠不好的,一天只能睡4、5个小时的都能细致记录,对症下药。

如果你怕睡过了,还有闹钟模式可设置闹钟震动,可设置单天、全部、工作日等闹钟周期,个人觉得相比铃声闹钟,戴在手腕上的手环震动更能让我快速清醒。

很多人或许经历了运动几天就懒得动的情况,而小米则将运动数据与绑定,可与小伙伴们PK,鼓励大家坚持健身。续航方面,就笔者亲身使用经验来说,官方宣传的30天续航并没有言过其实,笔者佩戴了大约两周时间,包括平日上班和夜晚睡觉手环一直未曾离身,周一至周五设定闹钟,设定来电提醒的重度使用情况下,17天后手环电量还剩余78%。

相比前几代作品,小米4在硬件上有了明显的“退烧”趋势,没有继续堆砌硬件,而是更为的理智的将重点放在了软硬结合,从原来“没有设计就是最好的设计”到现在逐步摸索着前进,小米在不断完善自我,弥补自身短板,这对小米的成长是十分有利的,我们也静待雷军打造一个具有小米特色的庞大生态圈。

========科技辣评=========

科技无罪,节操稀碎。这里不会频繁推送无用信息,但会第一时间传递科技动态,请搜索公众账号:kejilaping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