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创新 >

慈城是哪里(方桥与慈城)

时间:2023-04-16 10:31:20 来源:[db:来源]

1700多年前,慈城慈湖北岸的汉代大儒董仲舒六世孙董黯一直与母亲相依为命。一日,董母病重,对儿子说,想喝娘家的大隐溪水。董黯立即前往几十公里外的大隐挑水给母亲喝,此后日日如此。喝着大隐溪水的董母病渐渐好转。一天,董黯正在田间锄草,忽然从地下冒出清泉,泉水甘甜,犹如大隐溪水,董黯就地掘井。乡里人纷纷称赞是董黯的孝道感动了天地,董黯却说:“是吾母之慈所感也。”人们便将土井取名为“孝子井”,将井上游的渠水取名“慈溪”。一口慈溪水,养育一方人。慈城历史中涌现出不少慈孝人物、故事,留下许多慈孝文化古迹。

  如今,新时代的慈孝文化已成为慈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它助推着千年古城再出发,实现古城复兴梦。

  慈孝有底蕴 让文化有形

  慈城镇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史料记载,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吞并吴国,为彰显霸主地位,挑选了一块三山环抱、碧水萦绕之地,建起一座城池。2000多年来,人们在小城里繁衍生息,感受世外桃源般的宁静与祥和……岁月变迁、沧海桑田,小城几度易名,最后定名为“慈”,成为宁波市北郊的一座古县城。

  慈城素有“江南第一古县城”“进士摇篮”“儒学胜地”“慈孝之乡”等美称,在这些标签中,最亮眼的莫过于传承千年的慈孝文化。慈江、慈湖、慈孝南路、孝子路、慈孝坊……每一处山水、每一条街巷,都深深烙刻着“慈孝”的印记。

  “慈孝”早已融入古城的骨髓基因。上至百岁老人,下至始龀孩童,都在践行慈孝,代代相传。

  慈城镇文史专家钱文华介绍,慈城镇党委政府很重视慈孝文化的建设,为促进慈孝文化元素“有形”化,除了加强对镇域慈孝古迹的修缮和保护,还新建起不少慈孝“阵地”,慈孝馆便是其中之一。

  “一桌一椅一堂木,一人一口一折扇,无限风情在其中……”小小一方舞台,说书人穿着漂亮精致的旗袍,略施粉黛,用一段清亮的走书,把《三娘教子》的故事用宁波方言娓娓道来。这一幕日日在慈孝馆上演。

  2009年,慈孝馆建成,设有慈孝文化馆、慈孝民俗馆、慈孝传承馆、慈孝体验馆及时光长廊5个展区,将慈孝人物事迹、慈孝传奇典故以及慈孝遗踪集中进行展示,还不时开展茶童向慈孝典范行敬茶礼活动。大家在观展中能细细品味悠久的慈孝渊源,学习并传承慈孝文化。慈孝馆已成为慈城人的慈孝教育基地。

  此外,还有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的慈孝广场,以中央圆形广场为中心、青山残墙为背景,8幅记载慈孝传说的石刻环绕广场四周;位于孔庙广场的慈孝文化园,以园名石碑、董黯主题雕像、中华慈孝倡议纪念碑、姑嫂鸟雕塑、羊羔跪乳雕像等艺术形式,生动诠释传递“慈孝”文化……这些都是居民体味慈孝文化和丰富精神生活的场所。

  慈孝文化“烟火气” 融入生活点滴

近年来,孝德教育也发生着由点到面、由浅入深的变化。自中城小学、慈湖中学等学校相继开发慈孝特色教育课程以来,孝亲尊长典型不断涌现,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有了长足进展。

  四大特色文化 助推古城复兴

  千年岁月里,慈城逐步形成4种特色文化,即慈孝文化、建筑文化、耕读文化和药商文化,文化复兴成为千年古城复兴的底蕴。

  2020年1月12日,浙江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千年古城’复兴计划”,慈城位列其中。

  如何做好古城复兴?慈城镇给出了自己的答案。打通文化资源向文化生产力转化的通道,促进古迹保护与产业导入相协调,加强慈城古县城与周边景区的联动,全面推动千年古城蝶变新生。

  “古城复兴,不单单是文化复兴,更重要的是产业发展和民生改善;古城复兴,不仅局限在古县城,还要联动周边景区、联动新城。”针对古城吃、住、购等业态和功能的缺失,慈城积极破题,明确古县城产业“大旅游 健康和电影产业”定位,推动产城融合,加强人文历史的挖掘和新景观、新场所打造,启动了十大博物馆和十大文化场所建设,慈城历史文化展览馆、药商博物馆、冯定纪念馆、年糕馆、囍园等建成开放;开展十大饭店、十大民宿建设,慈云酒店、聚宽书院、溪上·走马楼、甬浩轩、浮碧山房等一批民宿和餐饮建成营业;抓住慈城药商文化特色,独辟蹊径发展健康产业,已促成10多个项目落户;古城的环境提升已为电影产业拍摄提供了良好环境,美国著名导演约翰·修斯的修思院项目也已落地建设。

  如今,古城功能、产业、风貌显著改善,文气、商气、人气大幅提升,成功承办全省“古城复兴、在浙出发”“宁波·江北中医中药行”等省市重大活动。在去年“双节”期间,古城接待游客27.86万人次,同比增长了230%。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